神经症(neurosis) 是由于精神因素引起高级神经活动过度紧张,致使大脑机能活动暂时失调而造成的一组疾病的总称[1 ] 。关于神经症的形成、发生机制与治疗方法,各心理治疗流派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临床实践和大量的文献查阅都表明,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疗效较为显著的疗法包括行为疗法( behaviortherapy) 与森田疗法(Morita therapy) 两种治疗技术。行为疗法是建立在西方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心理疗法,而森田疗法是植根于东方古老国家文化与禅宗思想之中的治疗理论,二者在治疗诸如焦虑、恐惧、强迫等神经症中均有公认的效果,而且,二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实践环节都以行为作为入手点,这为进行二者关系研究和治疗技术的相互借鉴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1 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理论基础之比较
行为疗法:是根据条件反射理论、学习理论的原则,运用一套治疗技术,对个体反复训练,来矫正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神经症只是行为疗法治疗范围的一部分。学习是行为疗法的核心思想,行为主义者认为神经症是学习的结果,是对不良的环境刺激反应的结果。行为治疗技术实质上是一些获得、消除和改变行为的学习程序。行为疗法治疗神经症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
(1)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包含强化、泛化、分化、消退和抗条件作用等诸多概念。应用于神经症治疗中的主要是抗条件作用理论即沃尔普(Joseph Wolpe) 提出的交互抑制原理。
(2)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理论是由斯金纳提出的,其关键之处在于有机体的行为反应可以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而这种变化会对有机体继后的反应有影响,因此,就可以人为地控制、塑造行为。
(3)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大量行为的获得是通过示范、观察、模仿等途径进行的。
森田疗法: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是日本的森田正马,其主要适应症状是所谓的“神经质”,相当于当今的神经症,具体包括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等。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如下:
(1) 疑病素质论。神经质个体精神过度内向,对自已躯体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不适特别注意关心,并为此而忧虑和担心。
(2) 精神交互作用。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因某种感觉偶尔引起对它的注意集中和指向,感觉与注意交互作用彼此促进,致使该感觉越发强烈起来。
(3) 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森田认为生的欲望包括:希望健康地生存;希望被人尊重等。这是人类本性的表现,但是神经质的人想将生的欲望达到完美的境界,神经质个体死的恐怖也非常强烈,死的恐怖中包括怕失败,怕疾病,怕种种有价值的东西失去,怕死亡等。
(4) 治疗原则。顺应自然、忍受痛苦、任其不安、为所当为。
森田疗法将治疗的着力点放在情绪和行动上。通过意志去影响人的行为,通过行为的改变来影响情绪。
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在理论上的相通之处
(1) 从对神经症形成机制的解释看:森田认为神经质特征是与生俱来的。新森田理论的代表人之一———大原健士郎也提到“这种性格(神经质性格) 一方面从双亲遗传,另一方面也受幼儿期双亲养育态度的影响”。对神经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照研究与该结论相符 。
可见,用环境因素去解释神经症的形成很大程度上符合实际情况。行为疗法认为神经症是在不良环境刺激中错误学习的结果,二者是吻合的。
(2) 森田疗法特别强调精神交互作用是神经症形成的重要因素,这种对某种感觉的注意集中,进而发生的感觉与注意的交互作用与行为疗法中强化的理论是相符的。
2 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技术之比较
行为疗法:行为治疗者多采用系统脱敏法与暴露疗法治疗神经症。系统脱敏法多用于治疗焦虑症、强迫症或恐惧症。满灌疗法,又称“暴露疗法”多用于治疗恐惧症。它是鼓励求治者直接接触引致恐怖焦虑的情景,坚持到紧张感觉消失的一种快速行为治疗法。
森田疗法:分住院治疗与门诊治疗两种方式。
住院治疗分四个阶段:
第一期,绝对卧床期。其目的有二:一是体验烦闷即解脱的心境,目的是让患者接受痛苦。
二是激发患者的活动欲。
第二期,轻工作期,禁止谈话,游戏等,要求患者写日记。
第三期,重工作期。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目的在于体会劳动神圣的意义,是一种促进“顿悟”的做法。
第四期,复杂的生活实践期:这一时期允许外出,以纯朴自然的心去做工作。治疗主要指导患者阅读高良武久所著《森田心理疗法实践》、长谷川等所著《行为转变性格》、森田正马所著《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这三本书。要求患者每日写日记,记述每天的生活内容和做事的体会。门诊安排个别面谈,每周一次,2 个月~3 个月为一个疗程 。
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所用方法的相通之处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的临床实践都是以行为为核心的。行为疗法是强调以行为为中心的,不谈论人格、动机、自我这样一些内在的、不能直接观察的变量。行为疗法也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技术。森田疗法的指导思想是老庄哲学和禅学。
在森田疗法中不抗拒神经症的症状,接受、症状相当于老庄哲学中的“无为”,遵循这种“无为”的原则实现老子哲学所谓的从“无为”向“无不为”的转化,从中可见森田疗法具有深刻的辩证思维特征 。禅学强调修行,这种修行是日常生活中平平淡淡的为人处事。
禅宗认为,恰恰是这种方法,才是最好的修行方法,因为它强调充分相信自己,把什么东西都放下,不必在日常生活之外去用功,不必再去特意作修行,只须以自然之心做事,通过这种平常的努力,就会得到不平常的结果,就能达到“不修之修”的目的。
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在神经症治疗中的不同
(1) 首先二者对由症状引发的痛苦的态度是不同的,行为主义主张“灭苦”即运用一套行为技术努力消除痛苦,而森田疗法主张“渡苦”,即主张忍受痛苦,当痛苦达到极至,根据精神抗拒作用自然会使人回归平静,并且,人在饱受痛苦煎熬的过程中,可以使心志得到磨练,意志坚强,对自己充满信心。
(2) 虽然二者都注重行为,但行为主义针对的是具体情景中行为的消退与塑造。而森田疗法“不是设定实验场面,而是在实际生活中,以目的、行为为标准进行生活。”
(3) 两种疗法所要达到的治疗目标不同,行为疗法以消除不适症状为治疗目标,而森田疗法所谓的“治愈”并非是指症状的完全消失,而是纠正把症状看作是异物的错误认知,体验到“顺其自然”的一种状态 。
3 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的优势互补
两种疗法在神经症治疗中的问题
行为疗法以实验理论为依托,其系统脱敏为主的成型技术,经过多次实践证明已显露其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特别对由明显环境因素引起的某些恐怖症、强迫症特别有效。但是,某种症状往往只是患者神经症性格在特定环境的特定表现,消退与塑造的行为也只是针对某一环境而言的,这对于神经症来说,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
森田疗法从理论上是可以使所有神经症患者痊愈的,而在实践中,却存在大量治疗无效的例子,这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有些患者由于知识水平低或悟性不够,难以达到治愈所需要的理解高度;而有的患者症状太过严重,反复多年教导与学习仍无法忍受症状;还有就是治疗者首先就对森田疗法的理解有偏差。
另外,森田疗法疗程也比较长,容易受治疗条件的牵制。所以,在现代的日本,森田疗法典型的治疗模式也已经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只运用其治疗原则的“新森田疗法”。
两种疗法结合的尝试
行为疗法以其短期见效的特点特别针对眼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森田疗法则提供了一种根本的治疗思想,这种思想能帮助患者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新生。在森田疗法的影响下,实际的临床实践中也衍生出了多种具体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都以行为为核心的治疗要素,其中“反证法”就是上海一名心理咨询师黑溪结合行为疗法中的暴露疗法与森田疗法的精神主旨提出的,其内容概括而言就是“怕什么就去做什么”,实施轰炸式的接触性训练。他用这种方法治愈了自己十几年的社交恐怖症。这种方法用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符合抗条件作用,表面看来有点接近暴露疗法,但要配合森田疗法中相反相成,忍耐痛苦、注重行为在日常环境的实践性这些特点。
我认为将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相结合,实质上就是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尝试与深入。只不过,这种认知的内容与方式都更具东方文化的特色。我发现,大学生群体中的心理问题很多源于这种神经症性格,很多问题都适合用森田疗法的精神主旨去理解与解释,例如恋爱问题,习得性失助问题等等,而在具体行为指导上,则可以借鉴行为疗法的方法,采取各种灵活的形式,以减轻或消除神经质倾向,改善适应状况。
总之,将行为疗法与森田疗法相结合,可能是一种既能解决某些心理困扰,又能促进身心发展的比较理想的咨询方式。如何使行为疗法和森田疗法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以提高神经症治疗的效果,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心之灵神经症研究中心:http://sh-xzl.com.cn